家电网-HEA.CN报道:近年来,一些全球顶尖人工智能公司旗下的机器人实验室已经制造出许多人形机器人的原型机和量产型号,并将它们推向市场。
据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7月15日发表题为《10款令人惊艳的人形机器人已在我们身边行走》的文章,内容编译如下:
摩根士丹利公司在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中预测,到2035年,将有1300万台人形机器人投入使用,这个数字到2050年将增至10亿台。但我们或许不需要等上10年才能看到一台人形机器人。
近年来,一些全球顶尖人工智能公司旗下的机器人实验室已经制造出许多人形机器人的原型机和量产型号,并将它们推向市场。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已经(或至少即将)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先进、实用、令人印象深刻、有时甚至令人害怕的人形机器人。
H1
制造商:宇树科技公司
身高:1.78米
体重:47公斤
价格:同公司生产的G1售价为1.6万美元起
2024年,H1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以每小时7.38英里(约合11.9公里)的速度成为跑步最快的电动(而非液压)双足人形机器人。这款由中国设计的人形机器人借助激光雷达传感器,能够360度感知周围环境,并能仅凭电动致动器行走、奔跑和后空翻。它基于开源技术建造,这使更多预算有限的企业能够获得它。在一段视频中,它打开瓶装可乐、用平底锅煎食物、操作锤子和烙铁。
“擎天柱”第二代
制造商:特斯拉公司
身高:约1.73米
体重:57公斤
价格:预计量产后约为2万至3万美元
“擎天柱”可能是目前人形机器人中最著名的一款。埃隆·马斯克的言行举止备受媒体关注,包括他声称预计未来这款机器人对特斯拉的重要性将超过电动汽车。“擎天柱”第二代发布于2023年,据称已在特斯拉工厂成功执行任务。据报道,这款机器人是基于与特斯拉汽车相同的端到端自动化框架建造的,电机、电池系统、人工智能和导航等不同元素均以相同方式联网。主要区别在于,机器人的双手有触觉,能模仿人类做动作。“擎天柱”曾演示捡鸡蛋、跳舞、端饮料、做家务,以及与金·卡戴珊玩石头剪刀布。不过,有人批评“擎天柱”在公开演示活动中的一些行为和言语似乎是人类通过远程控制系统辅助完成的,而非真正受人工智能驱动。
全新版“阿特拉斯”
制造商:波士顿动力公司
身高:约1.5米
体重:80公斤
价格:未知,尚未商用
这是“阿特拉斯”系列机器人最新型号目前使用的名称。自2013年以来,“阿特拉斯”机器人的视频让社交媒体上的观众惊叹不已。视频中,它奔跑、翻转、跳舞,甚至经常以滑稽的方式摔倒。与之前的型号不同,全新版“阿特拉斯”完全由电机、而非液压驱动。此次升级将使这款机器人更轻、更耐磨损、控制动作的精度也更高。
“新伽马”
制造商:1X技术公司
身高:1.65米
体重:30公斤
价格:预计为2万至3万美元
根据由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支持的制造商发布的视频,“新伽马”是一款家用机器人,能够完成吸尘、叠衣物和将餐具放入洗碗机等家务。“新伽马”的“皮肤”并非硬塑料或钢材,而是由柔软的尼龙面料制成,设计目标是,在居家环境中看起来更舒适,同时提升安全性。之前的型号“新贝塔”能够以每小时7英里的速度奔跑,但目前尚不清楚“新伽马”的速度可能发生何种变化。其机械框架是基于肌腱驱动的致动器构建的,这使该人形机器人可以做出一系列类似人类的动作。此外,借助定制的大型语言模型,它还能像人类一样对话。
GR-2
制造商: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身高:1.75米
体重:63公斤
价格:尚未公开,但据报道之前的型号GR-1售价为14.9万美元
GR-2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款量产的人形机器人”,据说其双手的灵活性是前身GR-1的两倍。目前,这家公司的人形机器人主要用于学术和工业领域,但相关试验也在进行中,以评估这些人形机器人在家用和护理领域的用途。GR-2的行走速度最高可达每小时5英里,并且擅长通过触觉抓握物体,还能实时调整抓握力以适应不同的任务和物体。
F02
制造商:Figure人工智能公司
身高:约1.68米
体重:70公斤
价格:未公开披露,预计约为15万美元
F02可谓人形机器人中的“老黄牛”,因为它已成功地在宝马公司位于美国斯帕坦堡的制造工厂投入使用。在生产线上,它的工作速度比其上一个型号F01提高了400%。其他的F02也已被交付给未披露名字的客户,在仓库和工厂中投入使用。F02是专为应对工业环境设计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它可以在人类员工身边安全移动,搬运大型物体,并执行精细任务。Figure人工智能公司的机器人由OpenAI为其创建的专有人工智能模型驱动。
“迪吉特”
制造商:敏捷机器人公司
身高:约1.75米
体重:70公斤
价格:未公开披露
这款机器人专门用于进行工厂作业。它与F01和F02一样,是少数已知实现商业化销售和部署的机器人之一。其应用案例主要是完成重复性物流任务,例如拾取和搬运物体、从货架上取回物品,以及将物品分类放入货箱。
“凤凰”
制造商:“圣殿”人工智能公司
身高:约1.7米
体重:70公斤
价格:未公开披露
“凤凰”与F02和“迪吉特”等其他工业人形机器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备卓越的学习完成新任务的能力。训练机器人完成它们从未尝试过的体力任务通常需要数周时间,而“凤凰”将这一时间缩短至24小时。除工业环境外,“凤凰”还被部署到零售场所。在一家加拿大服装店,它负责把货品摆上货架和打包客户订购的商品。
“阿波罗”
制造商:阿普特罗尼克公司
身高:1.73米
体重:72公斤
价格:未知
这款重量级工业人形机器人能够用胳膊举着25公斤重的东西在过道和装卸区穿行。它可以进行货物码垛,并已在梅赛德斯-奔驰公司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成功完成试用。自阿普特罗尼克公司2013年参加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机器人挑战赛以来,NASA一直在支持这家制造商。阿普特罗尼克公司最初是从得克萨斯大学的机器人实验室剥离出来的,其具体目标是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Booster T1
制造商:Booster机器人公司
身高:1.2米
体重:30公斤
价格:目前在法国售价为3.9万欧元,在美国售价为47685美元
四支队伍利用这些完全自主运行的机器人,参加了在中国举行的三对三足球比赛。这些机器人球员能通过团队合作控球并进球,还能承受足球或其他机器人球员的冲击,并在跌倒后自行站起来。观众评论说,职业足球运动员现在还不必担心被取代。两名机器人球员在受损后被“担架抬走”。但这仍是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也将在中国举行)精彩场面的预演。
报道指出,随着这些非凡的机器人不断发展,科幻与现实的边界正在迅速消失。无论是在工厂帮人干活、叠衣服还是踢足球,人形机器人已不再只是原型机;它们正在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同事、伙伴和协作者。现在真正的问题是:我们准备好迎接它们了吗?
(家电网® HEA.CN)
责任编辑:编辑K组